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[投資]研究Reserch」標籤的文章

2021/07/02紀錄-20年難得一遇的價量5/12日7千八百億

 2021/07/02紀錄-20年難得一遇的價量5/12日7千八百億 感覺在夢裡

2021年初--1609大亞短期值得推薦

推薦原因有以下四點 :

2019百大公司薪資

20200522 元太8069

20200522以下是與黃老師的對話紀錄

20200521 聰泰紀錄

以下是20200521跟老師的對話....做個紀錄

2020巴菲特波克夏股東會 必看重點大彙整

作者:劉芷茵 波克夏(Berkshire Hathaway)年度股東會來啦!於台灣時間5月3日凌晨4時召開,仍由被譽為「股神」的波克夏董事長巴菲特(Warren Buffett)主持,但受到疫情影響,股東會改為線上舉辦,由Yahoo Finance獨家直播。

轉貼: 《DJ在線》道別中國製造,檢視電子/傳產供應鏈遷徙動向

《DJ在線》道別中國製造,檢視電子/傳產供應鏈遷徙動向 (2020/04/23 12:44:14) MoneyDJ新聞 2020-04-23 12:44:13 記者 張以忠 報導

2020未來資產配置的思考

2020未來資產配置的思考將採股債比6:4來配置 成長股:60% 債(股息殖利率穩定4%以上):6024群益期,00692公司治理、泰銘 下圖參考tivo提供資訊 下圖參考闕老大又上提供資料

老師給的題目:亞泰、達興材料、海韻電及致新以上四家2020年會選哪三家?

我只會選致新 致新 :Q1 營收增加 44% , 3 月營收增加 59% ,只要股價合理介入是個好選擇。主要是市場起了變化,德儀以後不給台灣代理,所以類比 IC 廠的市場產生的很大的變化,值得關注。 亞泰、達興材料、海韻電只會列入觀察 亞泰 :Q1 營收衰退,今年唯一可以期待的是小米機器人,其他的 CIS 的影像技術晶片應會衰退。 海韻電 :3 月營收看不出像 1 、 2 月的大成長,光這點就很有疑慮,只能列入觀察。 達興材料 : Q1 營收沒有增加但獲利增加 (EPS 從 1.48 增加到 1.92) ,表示毛利及營益率可能有成長,值得關注 。但該公司事業體聚焦顯示器、半導體封裝、關鍵材料等三大產品線,也就表示如果有一個不行,就會影響整體營收,以現在的疫情來看,實在無法樂觀看這三大產品線今年都會沒有影響,所以就列入觀察。

20200412 旭富

4119旭富 今年 1 月時已關注到旭富這家做原料藥的公司,當時覺得這家公司很穩定的成長,但它的營收高峰期都在上半年,而且原料大部分都來自中國,之後可能會有原料不足無法生產的疑慮,當時估今年最高的股價約在 150 左右 ( 在全年成長 30% 的前提下 ) ,已經是高標了,近期最低跌到 87 又很快回到昨天最高 157 ,雖說人是不理性的,尤其現在公司又這麼紅,但我是不會再介入了,當時估價為 =94.9-151 。

腫大面對武漢肺炎的想法

腫大面對武漢肺炎的想法

腫大的財報基本01

腫大的財報基礎

通縮的內涵

通貨緊縮的真正內涵 沒機會賺錢+沒機會花錢+沒機會投資 =徹底成為肥宅一枚 富人被迫儲蓄 窮人被迫花光儲蓄

腫大的六大指標2

2020/3/20 腫大的六大指標2

2020/03/13見證美股跌幅最大歷史的一刻

2020/03/25

腫大的六大指標

轉自總大的文,有看有保佑

巴菲特发布2020年致股东公开信(全译收藏版)

2020年最重要的一封信

避開高本益比

投資高本益比公司可能遇到最慘的情況,還不只是上述成長不如預期造成本益比下調,而是不但預期的高成長性沒有發生,反而陷入衰退,那麼本益比可能下調的更多,再加上獲利也下滑,而股價就是 EPS 乘上本益比,在這兩個因子同時下降的情況下,股價只有重挫一途,這就是所謂的戴維斯雙殺(Davis double-killing effect)。這大概是投資人可能遇上最凶險的情況之一,但是要避開這種慘劇也不難,只要避開高本益比的股票就可以了。

0050VS0056

本文轉自綠角投資筆記 http://greenhornfinancefootnote.blogspot.com/2018/03/005000560050-vs-0056.html?fbclid=IwAR1FliPLi5fBWMdL1kA0e50l--vKbMMlkHJe4uue4TBp2ZRTZKTrb2-soTE 很多想買進台股ETF的朋友,比較到最後,往往就是在決定,到底是要投資0050還是0056。 0050是元大台灣50ETF的代號 0056是元大台灣高股息ETF的代號 贊成買進0050的論點在於它的內扣費用較低,過去績效較好。 贊成買進0056的論點在於它的配息率較高,波動較小。 公說公有理,眾說紛紜。 其實這兩支ETF根本的差別在於,投資策略的不同。